人生命运的转折——我考大学的往事回顾

2021年12月06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作者介绍
  韩中明,高山族,原籍台湾省台南县嘉义市梅山镇,首届北京师范大学台湾省籍青年大专班学员,原山东省曹县人民政府外事侨办干部。
  今年是全国台联成立40周年,向全国台联和各位在大陆的台胞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祝福。同时,响应全国台联的“征集令”,说一点几十年来我们全家和全国台联的一些往事。

韩中明

  首先回顾一下,我是如何在台联的关心和照顾下,由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农村小学教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
  1982年6月,父亲被平反纠正。1982年11月,担任小学教师的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从新疆阿克苏县浑巴什公社汉族小学调回山东曹县曹城镇沙果园小学继续任教。
  1983年5月底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中央统战部送来的一份红头文件,这文件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全国台联联合下发的。大意是为了提高我们台湾省籍青年、台胞子弟学历水平,将连续五年举办台湾省籍青年大专班。让我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所有台湾省籍青年报名参加那一年的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额满为止。
  事发突然,那时我正担任着一个小升初毕业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学生们就该升学考试了,学校一时难以选出合适人选。另一方面,自从1965年初中毕业后,十八九年的时间里我都没再接触过初中的各科课本,更不要说高中的知识了。更要紧的是,离当年台湾省籍青年大专班的报考考试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这突如其来的考试一点准备都没有,要想考取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幸学校领导同事和家人都鼓励和支持我报考。退一步想,即便这次考不上,来年还有机会,不如试一试吧。于是我决定抓住机会报考,抓紧备考。为了方便备考,我请了一个月的工作假,并从母校曹县一中各科老师那里借来了语文、政治和历史从初一到高三的所有课本,把自己关到一个房间里,不分昼夜的自学和复习。饿了,渴了,吃点干粮,喝点水,困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继续学习,自己实在搞不懂的知识,就去学校里向老师们请教。这样苦读了一个多月,便仓促赴考了。
  考试结束,我感觉自己发挥的不理想,心里也不抱什么希望,继续带我的毕业班。
  大约又过了20多天,当我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我的一个同事从窗户外大声喊我:“韩老师,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当时一怔,认为这是他在和我开玩笑,我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考上大学!
  下课后,我将信将疑地回到教师办公室,还没进门,就听见整个办公室像开了锅的水,热闹非凡,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喜笑颜开,像办喜事一样。看我进来,同事们争先恐后地向我祝贺、道喜。
  一份印有毛主席手迹的“北京师范大学”字样的淡青色录取通知书正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像这样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全校师生包括我自己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激动不已,又感觉这不是真的,这样的好事像天上掉馅饼,竟然落在了我的头上。半生命运坎坷,成家立业多年了,35岁大龄青年,两个孩子的爸,居然还有机会成为名牌大学里的一位新大学生,这在过去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这件事像一阵风,立刻传遍整个校园,我的学生们也为我高兴,满院子笑着、跑着、喊着:“韩老师考上大学了!” “韩老师考上大学了!”
  多少年来,受到“左倾”思想路线的影响等,我们兄妹四个在升学、入团、工作等很多方面均因政审问题倍受限制。如果不是全国台联的关怀和安排,像我这样的人,哪有机会进北师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深造?
 

首届台湾省籍青年大专班同学合影
 
  受我考上大学的鼓舞,弟弟韩中光、小妹妹江苹通过各自的努力,也先后考入全国台联安排在武汉中南民族学院的干修班学习。
  大学毕业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我被调到曹县政府外事侨务部门工作,我弟弟原来是气象局里的一名普通气象员,大学毕业后,被调到菏泽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工作,后成为民革菏泽市主委、政协委员和山东省台联会理事并兼职副会长。我小妹妹也从普通工人转为国家干部,调入曹县县委统战部对台办。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年的台湾省籍青年、台胞子弟现在大多数都过了花甲古稀之年,成了老台胞,也已退休多年,大都子孙满堂,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四十多年来,全国台联为我们台胞乡亲办了无数的好事,冲破种种阻力,克服各种困难,想方设法连续五年安排台胞青年子弟进大学学习深造的义举,彻底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和人生命运,我们感恩在心,永志不忘。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