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讨海人为闽台海上岛屿命名

2016年07月18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张教授:

  您好!

  知您主持的“闽台海上民间习俗”研究进展顺利、收获颇丰,心中感佩。

  我从小生长在美丽的厦门。在历史上,厦门是一个渔村,是渔民聚居的村落。

  渔民俗称讨海人。厦门的老居民生来就是讨海人、讨海人的后代和讨海人的朋友,熟习或者熟知讨海人的民间习俗。

  今天要向您报告的是闽台讨海人为闽台海上岛屿命名的故事。

  我在厦门鼓浪屿居住的时候,寓所窗前是“海上捕捞大队”停泊渔船的船坞,门外是讨海人修补鱼网的场所,日常生活里总有讨海人的身影和声音。

  讨海人称陆上为山上,这也影响了陆上居民。据我所知,厦门的“吃菜人”(吃斋或吃素的人)有“山上三样荤,大蒜、青葱和韭菜;海里三种菜,海带、紫菜和海苔”的说法,这“山上”不是相对于平地,而是相对于海面而言的。

  岛屿高出海面,所以讨海人常称岛屿为山,也常称岛屿为台。至于“屿”,在闽南话里读如“须”[SU],如“鼓浪屿”读如“鼓浪须”。

  闽台海上的岛屿多是闽台讨海人命名的。

  兹举例言之。

  1.钓鱼岛。

  钓鱼岛又称钓鱼屿、钓鱼台。

  我以为,钓鱼岛(钓鱼屿、钓鱼台)更早的名字是葫(捞)鱼屿和掠(捕)鱼屿。

  讨海人的作业方式是海上捕捞,是撒网捞鱼,故其团队称“海上捕捞大队”,名实相符也,修补鱼网则其预备作业也。

  在闽南话里,捞鱼读如葫鱼,所以西人绘制的地图如《The Empire of China with its Principal Dirisions,London,1790》记钓鱼岛为Hao-yu-su,即葫鱼屿也。

  在闽南话里,捕鱼读如掠鱼,所以西人绘制的地图如《New Map of China,London:G.F.Cruchley,1858》记钓鱼岛为Tia-yu-su,即掠鱼屿也。

  Hao-yu-su的音译为“好鱼须”,Tia-yu-su的音译为“低牙吾苏”。

  我曾见有作者在其“学术著作”《钓鱼台是谁的》里嘲弄“好鱼须”和“低牙吾苏”,却不知道、也道不出其然、其所以然。无知而又傲慢是最“顾人怨”(令人厌烦)的。

  附带言之,西人绘制的地图,如《James Wyld,Map of China,London,1840》记花瓶屿为Hoa-pin-sin。Hoa-pin-sin被译为和平山。

  2.叶璧山与热璧山

  明清两代出使琉球的官员之“使琉球诸录”记有沿途岛屿,其中包括钓鱼岛,也包括叶璧山等。

  叶璧山也称热璧山。明代闽人杨一葵《裔乘》卷之五《琉球》所记亦是“热璧山”。

  在福州方言里,“热”读如“叶”。

  看来,叶璧(热璧)山是福州的讨海人命名的。

  上记闽台讨海人为闽台海上岛屿命名的故事可以说明和证明,钓鱼岛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闽台讨海人的传统渔场。

  海峡两岸讨海人的权益当然要海峡两岸共同维护。海峡两岸共同维护自家人的固有利益,这是多么正当、美好的事。我想着、望着、想望着,心中充满喜乐。

  天气炎热(用福州话说,“叶”),大家保重。

  祝吾兄身健笔健。

    汪毅夫  2016年7月18日 于北京

[编辑:林雪]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