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相承 两岸情深

2024年12月24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寻访西南联大足迹 守护中华民族文脉”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侧记
 
  12月10日,“寻访西南联大足迹 守护中华民族文脉”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开幕。全国台联副会长、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宣布开幕,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部长高伟、四川省台联副会长陈戎等出席,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堂兵致辞,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理县长邹冰作叙永宣传推介。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两岸17所高校近百名师生代表和两岸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工商业界代表参加活动。
 
开幕式现场
 
  邹振球表示,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追忆西南联大的历史与成就,共同纪念其彰显的民族精神与人性光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对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全国台联系统将一如既往发挥好台胞之家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为两岸同胞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推动两岸同胞共谋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荣光。
 
邹振球致辞

嘉宾演讲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蔡磊砢、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台湾省籍教师陈文成、中国统一同学会会长张立齐、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周呈奇、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朱俊等5位专家教授,围绕“传承联大抗战精神,守护中华民族文脉”进行了主旨演讲,回顾与传承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精神,并强调了其对于两岸同胞的重要意义,号召两岸青年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精神传承与地域文化的交响

  活动中,邹振球一行来到叙永县春秋祠博物馆考察两岸交流基地建设情况。叙永县统战部副部长兰杰、博物馆馆长尹圣讲解介绍相关情况。
 
  春秋祠博物馆是以春秋祠为核心,以关公文化、西南联大文化与川台乡村振兴为主题,建设“一馆、一校、一企、一园”的两岸民间交流基地,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号召共同共建共富的两岸交流平台。2024年1月29日,叙永县春秋祠博物馆被正式授予全国台联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
 
走访春秋祠博物馆

  博物馆共分为两岸情缘展区、盐运文化展区、会馆文化展区、联大文化展区五个展区,讲述一代代叙永人走出大山,漂洋过海,在海峡两岸与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弘扬中华文化,为国家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故事。如今他们带着浓厚的乡愁与责任感回归故里,投资兴办企业,设立奖学金,以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倾注心血、奉献力量。
 
  春秋祠博物馆内的西南联大叙永校区展区,详细介绍了西南联大在叙永的赓续历程,记载了学生们在秉持“刚毅坚卓”的校训,艰苦学习的过程中,与叙永结下的深厚情谊。时光荏苒,这段艰苦岁月仍然铭记在校友心中,是两岸文脉相连的深刻印证。
 
活动现场

  蔡磊砢通过回顾西南联大发展历史,希望两岸同胞铭记并传承西南联大师生崇高信念与对国家民族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周呈奇表示,西南联大前辈们将教育救国、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到台湾,为两岸的学术研究奠定重要基础,对台湾当今的教育、学术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立齐谈到,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所展现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今天的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增强了身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将守护中华民族文脉作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北京大学台湾省籍博士林书任谈到,西南联大叙永校区旧址蕴藏着深刻底蕴,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面临艰难险阻时,仍旧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工作之中,积极投身国家发展之中并做出杰出贡献,饱含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感人至深。台湾清华大学研究生刘祖祎感慨于前辈们坚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两岸清华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西南联大精神值得两岸共同弘扬传承,促进两岸交流融合。
 
传承百年校史 共谋教育未来
 
  10日下午,参访团一行走进叙永县百年老校叙永一中校园,在由学生担任的“小小讲解员”的热情引领下参观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发展历程;观看校园合唱团表演,学生们的出色表现收获参访团团员们的热烈掌声。参访后,团员们与叙永一中师生就如何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大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为叙永一中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提供宝贵的专业指导和建议。
 
座谈会现场
 
  台湾大安高工教师赵天恺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不畏迷茫,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努力学习实现梦想。陈文成希望两岸学生能有更多交流交往的机会,两岸校园能够开展长久合作交流。清华大学台湾省籍硕士高崇轩表示,西南联大与叙永一中校史中展现体现的的“公益心”与“辅仁精神”印证着两岸文化血脉相连,希望同学们能将前辈的优良品质继续传承下去。座谈会上,团员们畅所欲言,分享在叙永见证的日新月异变化和祖国蓬勃发展现状,纷纷表示两岸青年应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之中,用实际行动贡献社会正能量。
 
缅怀革命峥嵘岁月 共融共享民族发展
 
  叙永是四川省革命老区县,是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几经转战的重要战场;是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诞生地。11日上午,参访团来到叙永县石厢子会议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感受红色精神,被革命烈士们舍生取义、英勇无畏的坚定信念所深深打动。
 
  参访团紧接着来到位于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交界处参观鸡鸣三省大桥和岔河大堰,大桥跨越的赤水河流域,以其深邃的峡谷和险峻的山峰著称,云雾缭绕,整个峡谷仿佛仙境一般,团员们纷纷合影留念,“打卡”壮丽山河之美。走进相距不远的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从迎宾酒的甘醇中品味彝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在草把龙的灵动、扎染蜡染的斑斓色彩中,体会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魅力。团员们穿上彝族传统服饰,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和彝族大哥兴致勃勃地学习打糍粑,苗族竹竿舞的欢快节奏与彝族月琴舞的悠扬旋律交织在一起,大家手挽手围着篝火,边唱边跳达体舞,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拉近两岸同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诠释了浓浓的同胞亲情。
 
活动现场

  彝族同胞的热情让台湾成功大学学生叶人豪感受颇深,“刚刚到来就感受到浓浓乡情,忍不住多喝两碗迎宾酒”,“身子一下就暖了起来”。福建医科大学台生王晴萱第一次来到四川,对特色民族活动感到乐趣十足,她分享到广西壮族的竹竿舞也很热情,台湾少数民族同样有围着篝火跳舞,喝小米酒的习俗,体现了两岸民族文化间的共通血脉,更彰显了各具特色的迷人风采。张立奇坦言,在彝族乡不但感受到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也了解到当地政府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方式让美好的民族风光和特产走出大山,增加当地乡民收入;当地饮水问题也得到解决,改善了乡民的生活环境,在行程中见证了祖国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效。
 
  此次“寻访西南联大足迹 守护中华民族文脉”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不仅让参访团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抗战文化精神和叙永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搭建起了一座两岸同胞心灵沟通的桥梁。两岸同胞在活动中共同探寻历史足迹,传承民族文化,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展望未来,四川泸州的无限魅力值得两岸同胞共同领略,宝贵精神财富需要两岸同胞携手传承和弘扬。我们期待两岸同胞能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文/图 周季彤)
[编辑:李思凡]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