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海峡的青春“沪”动如约开启———全国台联台湾青年国庆参访团上海行侧记

2024年09月30日来源:台胞之家网

  金秋季节,红旗如潮,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9月25日,由全国台联主办的2024年台湾青年国庆参访团正式启动,76名来自祖国宝岛的台湾青年开启三天的上海之旅,从前沿的科技创新到历史的时代变迁,从繁华的都市景观到恬静的乡村田园,一起走进上海、了解上海、感受上海。

李海咏致辞

  上海市台联党组书记李海咏在活动首日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五个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大家能以全新的视角发现上海、喜欢上海,创造未来在这里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新篇章。

  从这里出发,我们有信心带台湾回家

  祖国,是母亲;她如此亲切,这般神圣。在祖国即将迎来75岁生日前夕,学习百年党史、缅怀革命先烈是此行的重要活动之一,参访团先后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和龙华烈士纪念馆,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共同铭记历史,祝福未来。

  驻足在一个个珍贵的历史文物前,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的故事,青年们的脸上,时而凝重、时而激动,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感动。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是带领贫苦人民站起来的党,百年奋斗史充斥着艰难与困苦,也充满了光荣与梦想,所以在结尾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瞩目成就的短片后,内心还是有说不出的感动。”参访团成员陈立君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需要让更多的台湾年轻一代去了解,知道这段历史,就不会轻易相信岛内的谣传。

参访团成员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心声

  参访结束后,不少同学在留言区写下“友好交流、和平发展”“两岸春天、国泰民安”“爱会穿越海峡 两岸和平统一”,表达自己的心声。

  “我相信未来两岸青年的声音将持续被倾听。”参访团成员柯采萱说,作为一名台湾青年,应当做两岸融合发展的“沟通者”和“传播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声量和力量。

缅怀革命先烈

  在龙华烈士陵园,参访团一行进行了祭扫仪式,大家静默肃立在烈士纪念碑前,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的哀思和敬意。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座已经倒下却仍然奋力举着手的雕像,表现了无名烈士尽管身躯已经倒下,但意志永远不屈的崇高精神。”参访团成员许铭展说,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现在很多岛内的朋友已经渐渐遗忘了历史,希望以后能把更多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事迹传递到岛内去。

聆听主题讲座

  活动中,大家还聆听了两场主题讲座。在听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吴波讲授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主题讲座后,参访团成员郭芸廷表示,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不仅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还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更能在纷繁复杂的声音中不被裹挟,坚定理想信念、拥有清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她说。

  上海市台联会长卢丽安从她的成长经历出发,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和国家统一为台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两个议题,向台湾青年们讲授了《国家统一引领台湾新发展机遇——从个人选择谈起》主题讲座,

  “卢丽安会长从小就会思考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她经历过台湾岛风雨飘摇的历史,对台湾岛透露出的悲情色彩和迁徙流散的特征有自己独特的抓取,使我深深为之动容和共情。”参访团成员宋涵菁说,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们需要觉醒并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正如卢丽安会长分享时所言,台湾同胞唯有主动融入祖国的崛起征程,才能理直气壮、吐气扬眉地贡献到美美与共的大同天下。

  与知名学府的一场邂逅

走进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的设施蛮震撼,竟有这么多国际一流的实验平台设备,真羡慕这里的同学,可以在这么漂亮的城市读书,还能接触这么多的高精尖技术。”走进同济大学,台湾青年们感受到知名学府深厚的科研实力。

  在虚实融合综合交通实验平台,当电脑屏幕上的交通改造搬到缩尺试验台上,实体智能车辆、仿真虚拟车辆和驾驶模拟器人驾车辆在统一的交通场景中动态交互,大家在现场亲眼观摩了未来交通的模拟化场景。

  “原来平时所享受的公交便利、道路通畅的背后,有这样一个实验室在进行科研探索。”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林修琪说,这次参访发现大陆已经开始探索未来交通形态,尤其注重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期待未来两岸学者在智能交通领域方面合作交流,共同提升两岸居民的出行幸福感。

  在文榷工坊,台湾青年们还体验了苏绣、书法等传统技艺,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被这座“有文化”的顶尖学府所吸引。

  “同济大学不仅是学术殿堂,还是文化教育的学习交流平台。”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刘颖在座谈交流时说,大陆的学习生活让她体会到两岸教育体系的差异,她建议更多台湾同学从岛内走出来,学会从不同的教育体系汲取营养。

  解锁沪郊乡村的幸福模样

探访上海青浦区东西村

  上海也有乡村?一路上,有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想象中的上海是影视剧《繁花》所描摹的那般华丽,殊不知,在这座大都市的不远处,也有江南水乡般的村落。

  白墙黛瓦、绿色农田,质朴柔软的乡土气息、地道美味的农家味道……漫步在位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东侧的东西村,仿佛一脚踏入了江南水乡。

  “村里有一片很美的湖,湖边建有画廊和茶室,很有度假村的感觉。”参访团成员侯佳汝说,这里静谧低调,很适合在都市生活的人,周末远离喧嚣,来这里感受慢生活。

  村里旧厂房经改造,成了村民们沏茶休闲的“幸福客厅”,走进大厅,菜茎塌饼、酱瓜、冬枣等一盘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美食吸引不少同学驻足品尝。

  “这个菜茎塌饼和台湾的草仔粿味道很像,只是这边是咸甜口,口感更惊艳。”“这里的玉米为何如此香甜软糯?”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大家找到了答案。

  “我们这儿三面环水,水产丰富,土地肥沃,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是我们村的主导产业,这些年我们创新思路,招募对乡村发展有兴趣的企业或个人成为‘幸福合伙人’,共同参与乡村建设项目,落地了乡村咖啡屋、红桥画廊等项目,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增强了村里的文旅吸引力。”

  “乡村振兴并没有说把这些地方变成高楼大厦,而是通过在地化改造,满足并不断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本科学习地理科学专业的刘育宇同学用自己的专业视角分享了对东西村的发展思考。“我看到现代规划思想中的人地协调概念在乡村得到充分运用,让自然环境成为提高老百姓幸福感的一部分,也看到这里的大厅展示板上写着‘修理水管、帮老人理发’等具体实事,称得上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幸福社区了。”

  是什么,成就了上海的璀璨?

夜游黄浦江

  夜晚,参访团一行来到市中心,乘坐游轮,欣赏黄浦江的两岸风景。

  游轮缓缓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高大的建筑楼面闪烁着五彩的光,构成一幅繁华魔幻的都市景观,在导游的解说下,大家才了解到,眼前的现代化建筑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而30年前,这里还是一块默默无闻的偏僻乡村。

  “30年,上海就有了这样的发展成果!以前在小红书看到网友在陆家嘴拍的‘三件套’,这次终于亲眼看见!”第一次来到上海的参访团成员张雅涵感叹道,浦西是跨时代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浦东是大陆改革开放30年发展出来的现代建筑,岁月变迁,如今浦江东西两岸建筑隔江相望、交相辉映,承载了上海的记忆,也续写着城市的魅力。

  “金碧辉煌的外滩、高楼林立的建筑,夜游黄浦江,对我来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视觉盛宴。”参访团成员王思颖说,和岛内的同学一起感受到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上海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代表了上海本身的发展,更是大陆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推进的一个生动例证。

  晚风拂过浦江两岸,掠过一个个年轻朝气的脸庞,跨越海峡的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认真打量上海的每一帧风景,或绚烂夺目、或繁华绮丽,这一夜,为台湾青年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记。

  满载着期待与收获,这场跨越海峡、意义非凡的青春“沪”动告一段落,宝岛青年们将一路向北,前往首都北京,为祖国庆生、祝贺祖国新时代新气象!(图/文 马孟起)

[编辑:王宇]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甲188号

技术支持:中国台湾网

投稿邮箱:chinatailian@163.com

京ICP备19007825号-1